第一次可以放下几个手指头(爱上学习) -尊龙凯时网站














疫情当前,宅居家中,家人近距离相处,近则生鄙,熟则无礼,再加上环境的封闭和狭窄,很容易发生争吵或者冲突。










心大,事就小了。正如阳明先生当年给弟子刘内重的一句话,“眼前路径须放开阔,才好容人来往, 若太拘窄,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










《答刘内重书》是阳明先生1525年给弟子刘内重的一封回信,当时阳明先生54岁。这年,阳明先生正因父丧居家守制,因此有了这样一段难得的时光,与弟子一道探讨圣贤之学。










1. 内重强刚笃实,自是任道之器,然于此等处尚须与谦之从容一商量,又当有见也。眼前路径须放开阔,才好容人来往,若太拘窄,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










刘内重强刚笃实,在阳明先生心中堪称任道之器,但其为学功夫,仍有可以商榷之处。因此,阳明先生强忍腹疾,给内重写了一封责善之信,告诫他去除自己的狭隘,做一个“谦虚其心,宏大其量”的大人!










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心量,才能容得下周边的人,才能与更多人建立良善的心与心的链接。若任由心中“小我”蔓延滋长,渐渐与很多人结怨,也会与很多贵人擦肩而过,自己的事业就没有发展空间了。





















在龙泉寺中天阁每月定期的讲习中,阳明先生发现弟子中存在一个问题:彼此意见不一时,有人就会“挟胜心而行愤嫉”。因而阳明先生告诫弟子,务必要“去胜心”。










相会时,能“虚心逊志,相亲相敬”;“朋友之交,以相下为益”,有议论未合之处,“要在从容涵育,相感以成;不得动气求胜,长傲遂非”;如果“粗心浮气,矫以沽名,讦以为道,挟胜心而行愤嫉,以圮族败群为志”,即便日日讲习于此,也无益于“立志求道”。










刘内重的身上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从阳明先生的回信中可看出,刘内重对周围很多事情都不满,经常愤愤不平。看到弟子信中隐藏的这份忿心、这份被“毁誉得丧”牵绊的心,在回信中,阳明先生语重心长地说:










眼前路径须放开阔,才好容人来往。










无论是做事还是求道,看见“人有不善”,可以此“不善”为镜,照照自己是不是有同样的问题,而不是去抱怨。因为,抱怨他人和提出建设性建议,是两码事。提出建设性意见,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帮助别人进步;而抱怨他人,则是把手指指向他人,把过错都推给他人,本质上是为自己开脱、自我标榜。










一个满是抱怨之人,被胜心和忿心所挟,就会缺少一份开阔感,如何还能听进他人的建议?










一颗胜心,会彻底障碍自己的求学之路。










2.“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而为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夫学者既立有必为圣人之志,只消就自己良知明觉处,朴实头致了去,自然循循日有所至,原无许多门面折数也。外面是非毁誉,亦好资之以为警切砥砺之地,却不得以此稍动其心,便将流于心劳日拙而不自知矣。










阳明先生对内重说,你有远大的圣贤之志,这固然值得赞扬,但同时还要“量力有渐”——循序渐进、有条不紊、量力而行。假如你的志向超过了你的心力,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使命,“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恐怕最后还是会失败啊。










既然立下了一定要成为圣贤的志向,根据行为作用与反作用,只要每天不忘耕耘,自然会有收获,而不要追求外面的荣誉虚名。当你一味去追求外部的成果或功绩时,“是非毁誉”就会让人动心啊。





















3.大抵奇特斩绝之行,多后世希高慕大者之所喜,圣贤不以是为贵也。故索隐行怪,则后世有述焉,依乎中庸,固有遁世不见知者矣。










圣人的境界虽然很高,但他的行为不是奇模怪样、标新立异,而是“和其光,同其尘”。“被褐怀玉”之人,才是真正高人。那些奇特怪异、吸引眼球的行为,都是一些希高慕大之人所喜欢的路数,并非圣贤所提倡的中庸之道。










4. 子见南子,子路且有不悦。夫子到此如何更与子路说得是非?只好矢之而已。何也?若要说见南子是,得多少气力来说?且若依着子路认个不是,则子路终身不识圣人之心,此学终将不明矣。此等苦心处,惟颜子便能识得,故曰“于吾言无所不悦”。










在给刘内重的回信当中,阳明先生讲到孔子的故事:子路听说老师要去见南子(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也是当时卫国实际掌权者,但名声不好),很不高兴。如果孔子要跟子路解释,得费多少力气才能讲明白?但如果不说,子路就会一直不理解先生的行为,从而心生抱怨。










圣人若想让弟子理解,尚且如此不易,更何况其他人呢?










借此故事,阳明先生想告诉内重,求道之人难免面临他人的不理解,此时应当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也只有颜回这一个弟子能懂得。










另一方面,阳明先生也是提醒人们:以自己的个人知见和主观判断,妄自去揣摩和评判圣人,反倒会引出种种误解。










其实,阳明先生在所有的书信里一直在教诲人们如何扩大心量,放下小我,升起大我。心大的是“大人”,心小的是“小人”。










今天,学习阳明心学以及其他中华文化的经典,就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提升格局和境界的过程。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小了,事就大了。面对疫情,当我们有这份强大的内心,战胜它就是必然之果。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无尽宝藏,放下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当下就能够超越心中许多的不明和贪欲,让自己成为屹立在天地之间的“大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73913.html

尊龙凯时网站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尊龙凯时网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