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洪武年间,在朝廷的规划之下,开始了数次由西往东,跨越半个中国的人口大迁移。充实到东部各地的人口中,胶东半岛区域多数是云南地方的乌撒卫军户。其中有一个姓胡的家族,也在这次迁移中,来到了山东一带。
这一支胡姓族人,于永乐初年到了即墨县南部的一处滨海区域。这里濒临大海,又处碧水青山环绕之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繁衍生息的绝佳位置,于是就选择在此地落脚,逐渐修造起了房舍,搭建了供奉列祖列宗的家庙和祠堂,安定下来之后,取名为胡家庄。这块区域,也就是后来的青岛村所在地,在今天的青岛市市南区迎宾馆景区一带。
不用多少年头,最初的胡家庄**,就发展为三百多户、丁口万余人的大村落。人口多了之后,有些村民就开始向周边地区扩展。龙口路一带成了第二个备选的上佳之地,逐渐形新的小村落。由此,原先的胡家庄称为”上庄”(或作上村),龙口路这里的村落则称为”下庄”(或作下村)。
青岛市之”青岛”二字从何而来
青岛市之”青岛”二字,细细考究起来,有资料显示,并非发自清代所称”胶澳”以后,在明代时期已经有此称谓。证据之一,明代万历年,曾有即墨令许铤在疏文《地方事宜议》中提到,即墨县南边海上诸岛的居住情况,”岛人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曰白马……,”这里的”青、福、管、白马”等称呼,都是岛名,可见”青岛”一词,在明代即有。后来朝廷根据许铤疏文中的建议,开放了青岛口,海运贸易由此而生,才有了后来的金口、胶州等商贾云集的港口码头。
持这种提法的地方学者,认为胡家庄即最早官方所称”青岛村”,”青岛一词”由此而来,文献就是明证。但是即墨令的疏文中,没有明确表示,这”青岛”究竟指代何处。因此学界还有一种声音,认为”青岛”之名,发端于近海的一处形似海螺的小岛,随后借其名,将附近村落称为”青岛村”,此名称进而扩展到周边的海湾、山地等,称为青岛湾、青岛山。
对于”青岛”一词,是指胶州湾入海口的海上”小青岛”,还是胡家庄所在的陆地”青岛村”?学术讨论原本就是自由的,虽然各持己见,却不会像执著的思维,争执到你死我活。不管怎样,明代以降,青岛逐渐发展成为商贸繁荣的沿海城镇,这是毋庸置疑的。
到了明代万历年间,青岛一地口岸已经开始运作,至清代,臻于鼎盛,比如金口、女姑口、青岛口,都是非常热闹的港口,天后宫碑文中描述为”旅客商人云集于此“。到1891年,清廷安排章高元驻守此地,胶澳(青岛)正式建置时,胡家庄一带,原先是泊船晒网的空地,已经济比较繁盛,作坊、商铺鳞次栉比,胡家庄也就变成了青岛口的一部分。
据史料记载,《即墨县志》的舆图中,青岛口被标注为”行(音杭)街”,由此青岛口的内侧区域都被称为”街里”。至民国前后,青岛的”街里”区域正式形成,是以中山路为中心,南至太平路前海,北至济南路、即墨路火车站,期间老街纵横交错,都是很有特色的”里院”结构。青岛有一首童谣,唱道”一二一,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到了学校考第一,”就是由此而来。
青岛进入殖民时期之后,人气兴旺,商贸云集,一跃而成为中国少有的大城市,许多中外商人看到了这里的”商机”,纷纷在这里置业、开店,如万宝金楼(首饰)、福生德(茶叶)、瑞蚨祥(绸缎)、谦祥益(布料)、盛锡福(帽子)、亨得利(手表)等等老字号都汇集于此。三十年代的《青岛指南》中,介绍了劈柴院的热闹,”以小饭馆为最多,鳞次栉比,不下十有余家,家常便饭,此为最宜“。锅贴、豆腐脑、坛子肉,各式海鲜应有尽有,来劈柴院走一走,保证吃到饱腹。
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
老青岛有句俗语,叫做”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在民国版的《太清宫志》中,记载了青岛市第一座天后宫的来历。首座天后宫,在今天市南区太平路19号,这座宫观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修造,最初竣工时叫做”天妃宫”,因神主妈祖最初称”妃”而得名,当地乡民则称之为”青岛大庙”。
根据民国时的《太清宫志》如下记载,”当时往来商船停泊其处,祭祷无地,乃有胡家庄胡善士捐施地皮数庙,以作庙基地,倡诸同善建筑。“初建的天后宫,胡家庄一位姓胡善人,叫做胡存约捐资修造的,最初规模较小,只有正殿三间,供奉天后神主,东西配殿供奉龙王和财神,院内按照道家习俗,落成时栽植雌雄银杏二株,至今繁茂。宫观建成后,即作为崂山太清宫的下院,由太清宫道士葛全忠、傅真清入驻住持日常事务,属道教随山派。
到了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廷轰然倒掉,也没有耽搁天后宫的规模扩大,这一年,宫观的住持道人找到青岛村里胡姓一族(胡氏建造宫观以来,世代为庙董,天后宫每逢大事,都要与胡氏商议进行,而胡氏每每出资,帮助宫观渡过难关),共同为天后宫募捐,用募集到的资财,按照道家营造范式和规制,修造了钟鼓二楼,并建造了一座华丽的戏楼,专供重要年节庆典时候祭妈祖唱社戏,即今天的天后宫大戏楼。
风水轮流转,今天到你家。朝廷易明为清,康熙皇帝下旨晋封妈祖”天妃”为”天后”,因此天妃宫改称”天后宫”沿袭至今。清代以后,天后宫经历了三次大修,分别是在同治四年(1865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宣统三年(1911年),胡家村的胡氏宗族给予大力支持。在清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青岛口岸(码头)的商贾、渔船主等集资捐助一片田地,作天后宫香火庙产,并与当时的住持道长陈谦元约定,供奉天后永不典卖。这块地,是今天的市南区太平路小学用地。
由此推算,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的天后宫,于19世纪末在德国”经营”下开埠的青岛(彼时称为胶澳),”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的谚语无可辩驳。由此,天后宫也当之无愧的成了市区现存明清时期砖木结构建筑群之最悠久者,距今已有五百多年。
天后宫中的建筑、匾额
现在的太平路天后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复的。目前占地四千平米,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平米,规制为二进式合院。有正殿、配殿、前后厢房、戏楼、钟鼓楼,还有部分附属房舍,合计殿宇十六栋、八十余间,外墙梁柱系彩绘点染,是比较典型的道教古建筑群。
山门戏楼。大戏楼就是天后宫正门入口,两层楼阁式建筑,重檐歇山顶,门前有旗杆并石狮各一对。二楼旧有悬挂”天后宫“巨匾,三面为二龙抢珠浮雕,下部为波浪式房檐。此意为”进得门来,再无戏檐(戏言)”,即”祭拜妈祖不可妄言”的意思。据传戏楼内珍藏各类古董文物,但未开放过,不知真假,或为”戏言”亦未可知。
岫玉白菜。入山门,一眼可见的是一座巨型玉雕,花白底翡翠白菜,作为进门处的影壁。如此大型的玉雕白菜,还是比较少见的,在玉白菜一侧还雕琢了一棵人参,有”财(菜)不离身(参)”的美好寓意。不知有没有提醒游客注意人身财产安全的用意。
清代石碑。前文说过,天后宫在清代有过三次较大规模的重修,其中在同治四年(1865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天后宫修葺后,地方树立石碑,专门用以记载当时情况。在同治四年(1865年)的《募建戏楼碑记》碑文记载,”窃闻青岛开创以来,百有余年矣。“由此可以推断,青岛开埠时间应在清乾隆年间,至今已三百余年,可作为”出生证明”。
雌雄银杏。二进院落中,有一雌一雄两株银杏参天,相传系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修天后宫正殿时所植。天后宫内,各类古木成荫,戏楼两侧的钟鼓楼,种植四株冬青,论品种法国冬青、本地冬青各二。前院东西厢门前,有两株桂花,每年至八月十五前后,满树丹桂飘香,意蕴悠长。
妈祖正殿。正殿与天后宫山门对应,殿内供奉的是殿宇正神”天后妈祖”的神位,两侧还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神将。天后宫的妈祖神像,是由整株的樟木雕刻而成,樟木为南方树种,又称香樟,有浓郁樟脑香气,提神醒脑奇效。据说,这一尊神像在妈祖故里的福建莆田,经过了开光分灵的法事,与天后本尊神力等同。木像通高两米八,为世间木雕之稀有。
黑面龙神。天后宫配殿龙王殿中,供奉一尊黑面龙君神主,据说系东海龙王敖广,龙神面目狰狞,面色黝黑。相传,当地百姓每逢天旱无雨,就到龙王庙中祈福求雨,但是龙君经常时灵时不灵,乡民无奈,也是逼急了的念头,将龙王像抬出庙宇,放在日头底下暴晒,让领导亲自感受一下民间疾苦。一来二去,就把个面色红润的敖广晒成了大黑脸。小编倒是以为,这会不会是秃尾巴老李的神主呢?
庙内匾额。山门悬挂”慈云普被“匾额,是1940年盐商丁敬臣所置。民国时期青岛有四大家族(刘子山、傅炳昭、丁敬臣、李涟溪),丁氏占名其一,曾任青岛总商会会长,名副其实的商业大亨;正门有匾额上书”神明默佑“,天后俗家名”林默娘”,此匾具双重含义,除赞扬神明外,还有祈求默娘保佑的意思;妈祖正殿挂”神昭海表“匾额,原物在湄洲祖庙,系清代雍正四年(1726年)御书颁赐,分于湄洲、厦门、xx三处神祠悬挂。后此匾被**悬挂于多地天后宫正殿。青岛天后宫的门匾原**品在上世纪中叶遗失,目前悬挂系湄洲祖庙**的第二块;上世纪中,天后宫遭遇冲击,庙堂损毁严重,两侧门悬挂的”海不扬波“、”威武显灵“匾额失踪。
天后宫不仅是神灵道场,也是当地人年节民俗活动的重要场所,祝祷、看戏、游玩无所不有。1897年,德国入侵占胶州湾,将年轻的胶澳收入囊中后,洋鬼子看上了天后宫及周边几个村落的土地,划定为殖民休闲居住和别墅区,打算强迁村民并拆毁庙宇,胡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胡存约得知此事,与傅炳昭等地方商业领袖联络乡民奋力抗争,迫使德国鬼子放弃念头,天后宫得以保留至今。
1936年,青岛商民共同集资,对天后宫扩建,这是民国时期的最后一次修缮,临太平路上新建了大戏楼,解放后曾二度维修。上世纪中期,命运多舛的天后宫又经历疾风暴雨,庙宇内外遭到严重损坏,仅剩戏楼、大殿、配殿以及东西厢房,原有文物、珍藏皆不存,后用作区文化馆和少年宫的驻地,一切民俗活动停止。
改革开放以后,全民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1982年青岛市将天后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计划修复后对民众开放。至九十年代末,修复完毕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1998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就是市民今天看到的样子。
天后娘娘的”晋升”之路
天后,闽南和xx语称为”妈祖”,但凡是有港口码头、出海作业的地方,都会供奉这位神主,她是船工、海员、商旅和渔民的保护神。公务员法改革以来,实行了”职级并行”的政策,咱们的妈祖娘娘也是从”小小科员”一步一步加油奋斗,才有了现在主政一方、护佑生灵的位置。
根据民间说法,妈祖原姓林,名默娘,祖籍福建莆田湄洲屿红螺乡,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莆田县志》载有林默娘的生平事迹,”都巡检林愿,妻王氏,生第六个女儿时,地变紫,有祥光异香。因她几岁尚不开口说话,起名默娘“。默娘即沉默的姑娘之意。
林姑娘虽然不言不语,但是聪慧异常,林默娘尤其在医药方面颇有造诣,十六岁时即可为乡民行医诊病。宋代雍熙四年(987年)秋九月初九日,海上天气突变,暴雨中有船只遇险,林默娘奋力抢救遇险船民,不幸被台风卷去,世寿仅二十八岁。乡民感念恩义,相传其羽化登仙。此后乡民中屡有传说,说是见到林默娘璎珞盛装,在海上显灵救护船员,救人于危难,奉为”妈祖”。
彼时为宋代高宗时期,朝廷听闻此事,信奉道教的皇帝赵构即下旨册封林默娘,绍兴二十六年封灵惠夫人,绍兴三十年加封为灵惠、昭应夫人,此后屡有奉赠。元代时期,元世祖因其”庇护漕运有功“,进一步册封为”天妃”。
至康熙二十二年(1682年),福建水师大破xx实现祖国统一,施琅奏清康熙皇帝,称妈祖有”显圣助战“之功劳,康熙准奏,敕封妈祖为”天后”,”天妃宫”更名为”天后宫”,称呼沿用至今。
“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属原创文章,参考知识点来自互联网络和书籍资料。
小编竭力保证文章观点真实准确,使用未声明尊龙凯时网站的版权的公众资源。
鉴于水平有限,如有异议请留言,提供有效证据即删(谁还不是个宝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66506.html
尊龙凯时网站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尊龙凯时网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